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过程性监测与诊断语文学科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98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过程性监测与诊断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9小题,共5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______。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不但个人不常______,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历世不移的结果,( )。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______的意思,做人就得______。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不是在熟人中长大,而是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
B. 人不是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而是在熟人中生长大
C. 人不但在熟悉的地方上长大,而且是在熟人中生长大
D. 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熟视无睹 背井离乡 荒诞不经 循规蹈矩
B. 置若罔闻 安土重迁 荒诞不经 亦步亦趋
C. 置若罔闻 背井离乡 放浪形骸 亦步亦趋
D. 熟视无睹 安土重迁 放浪形骸 循规蹈矩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
B.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C.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D.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的原因,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乡土社会的特点是个熟人的社会,就是大家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生活上互相合作,彼此天天见面。同时语境中“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也可以知道前面应该紧接带有关键词“地方”的句子,所以“在熟人中长大”应在前面,“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在后面,排除BC。
“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再根据句子表示的是递进关系,排除A。
故选D。
【2题详解】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 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D.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为“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擅长走路(脚走得快)”,可见“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故选A。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C 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