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13 16:40: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670字。

  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抒情的过程,人们对书法作品的审美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过程,而不应满足于表层的视觉感受,必须是一种包括文辞内容、文化含量、文化深层信息的全面  体验过程。
  书法之所以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中独领风骚、永葆青春,不在于它的表层艺术,而在于 它内部蕴含着的深邃的文化。可以说,书法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概念。书法应该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这无论从它的产生、发展,还是从它所承载的内涵来讲,都是毋庸置疑的。书法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分的,传统文化与书法有着一种无法拆解的因缘,所以说书法因文化而具有了灵魂。反过来,书法又以其形式美让文化放射出光彩。可以说,只有当文化作为书法的内涵时,书法才能够感人。如《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千古传颂,不是简单地因为颜真卿的笔墨技巧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在于其背后的爱国精神、道德人品和文化含量。
  一些人认为,与历史上的辉煌相比,当代书坛可谓黯然失色。我认为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形式的丰富和内涵的退化。内涵就是文化含量。所谓退化,就是无论从展览抑或大赛来看,书法反映出来的都是偏重于笔墨的效果,而淡化了传统书法抒情达意的本质。书法必须以国学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我们搞书法,如果只是套用西方的概念,把书法纳入一个学科,这就把书法推向一个单纯的抽象造型艺术范畴,就会造成书法内涵的削减。
  书法最主要的是文字的情感和文学的内涵,即所谓的“书以载道”。书法是具有丰富文 学内涵的抽象化了的汉字书写艺术,其表现形态在一些人眼里是抽象的,但抽象并不能概括  书法的全部特征。现在欣赏书法,不应把书法的内容与形式分开。文辞的内容与书法的线条、
  形态、创意有着内在的联系,撇开文辞内容,书法作品在视觉上的审美有其独立性,我们所感知的是一种“包含了内容”的形式。一些书法家试图摈弃文辞,在作品中有意对汉字结构作增减、重组、切割,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带汉字意味”的线条组合本身的审美价值,但这不算完整意义上的“书法”,只要还是搞“书法”,而不是其他什么艺术,就不能彻底摈弃汉字。
  能把字写好是技术,能把“情”写出来才是艺术。因此,书法要把文化当主体,不能把简单的笔墨当主体。古人说书法是“小道”,指的就是技法方面。书法同时也是“大道”,因为它表现 的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中国的伦理价值以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等。“小道”可以悦人耳目,“大道”可以震撼心灵。书法是有生命的,不是僵死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单位,书法是文人向社会发出的生命信号。由此看来,书法既是“浅学”又是“显学”,既是“简学”又是“难 学”。书法既通俗又高尚。就是说,书法既平易近人,又高深莫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认识汉字的人都会对书法有不同的兴趣,而且对书法也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所以它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但是并不是识字的人都能讲出它的深刻内涵和深奥的审美意趣。
  中国书法正行进在一个蜕变的道路上,正在完成它的时代转身———从历史的“工具”向当代的“审美”转型,由文学表达的“手段”向艺术表现的“目的”转变。从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趋势看,书法的思想观念表达正在悄然让位于审美功能。令人欣慰的是,书坛上仍有一批有志于书法传承的耕耘者。我们不能因盲目自卑而止步不前,也不能因盲目自大而陷入保守,只有让书法超越现实的功利,真正深入传统,方能幻化出大师和经典。我们有理由相信和期盼———书法的明天会更好!
  (摘编自陈传席《艺术杂谈: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
  材料二:
  在“技法至上”时弊之下,我们亟需重塑书法的文化身份,重新建构书法审美的评判体 系,以“道技并重”推动新时代书法的健康发展。在书学上,古人对“道”更多地理解为书法 达到一种自由运用的状态。《中庸》云:“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道也,通乎艺矣;学书者,由勉强以近自然,艺也进于道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书法的审美是综合的、立体的,人们欣赏书法既要着眼于作品的外在形式,又要关注具体内容。
  B. 书法是一种艺术,但其内部蕴含的深邃文化,使它成为了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概念。
  C. 书法不是僵死的,而是文人向社会发出的生命信号,它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态度等震撼着人的心灵。
  D. 书法创作者应丰富学养,以更宽泛的视域展现广博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内容,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书法的文化内涵,不过二者的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B. 把书法纳入学科,书法就会成为单纯的抽象造型艺术,其内涵也会削减。
  C. 书法具有思想观念表达和审美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但地位却并不相等。
  D. 忽略汉字文化,只追求线条组合本身的审美价值,书法就会走向畸形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张怀瑾《文字论》:“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其后能者,加之以玄妙,故有翰墨之道生焉。”
  B. 解缙说:“学书以沉著顿挫为体,以变化牵掣为用,二者不可缺一。”
  C. 郝经《移诸生论书法书》:“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
  D. 王羲之说:“凡书之时,贵乎沉静,意令在笔前,笔居心后,未作之始,构思成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书法作为历史记载者和文化传播者,是不可或缺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书法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枪王阿米
  王小忠
  最后一战,马家军注被打得一败涂地!
  胡子率领百余残部,盘踞马牙雪山附近,白天蛰伏,晚上以小规模的分队形式打家劫舍。害得地方民众既不敢下地劳作,也不能安然就寝。
  “赶快跑呀,又来了。”贡嘎在村口大声喊。
  一时间村子里变得空空荡荡,胡子部下在村里乐呵呵地进进出出。
  “这样何时熬到尽头呀,可有啥办法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