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
- 资源简介:
约8050字。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1. 《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孔子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是“义”或“利”。
2. 荀子在《劝学》中的“ , ”两句,用蟹只能以蛇鳝之穴托身为喻,说明学习不专一的危害。
3.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 ,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屈原远离污秽。
4.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是因为在深重的忧虑下,“ ”,守江山难,是因为在志得意满下“ ”。
5. 韩愈在《师说》中的“ , ”两句,说明了“圣人无常师”的根本原因。
6.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描绘了秦宫不把珍宝当珍宝的奢靡之状。
7. 苏洵在《六国论》替六国制定“ , ”的对策,认为这样可让秦国“食之不得下咽”了。
8.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自己“拒谏”,认为“ , ”,不为“拒谏”。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二)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苏洵的《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有画面感地写出秦的贪得无厌,秦的贪欲让人无法真正睡安稳。
2. 在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境既阔大寂寥,又温暖而朦胧。
3. 《荀子•劝学》认为:“金”要锋利,需“就砺”;而人的知识和才德是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和反省获得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阿房宫赋》中,杜牧运用铺陈排比来论说“秦爱纷奢”,最后得出结论,这些“纷奢”的行为使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秦朝统治者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屈原《离骚》中,诗人用鸟不合群来比喻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运用反问句告诫为官者,在优厚的物质面前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和淡泊的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诗经》名篇《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代婚俗礼仪“六礼”中的“亲迎”环节,就是今天的迎亲,场面热烈隆重。《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婚礼“六礼”中的亲迎之礼。
9. 《送东阳马生序》对太学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仁人胸襟阔达,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心态。
11. 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士大夫之族”以年龄相近和道德学问为借口而拒绝从师的真正原因。
12.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旷达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人生挫折时,也偶尔会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唱出了诗人心怀悠远,追求美好理想却觉遥不可及的惆怅。
14. 《醉翁亭记》中作者直接点明醉翁亭所在具体位置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16. 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