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860字。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碍(ài) 统筹(chóu) 哗众取宠(huà) 吹毛求疵(cī)
B.笼统(lǒng) 荣膺(yīn) 诘难(jié) 信手拈来(niān)
C.盘桓(yuán) 要决(jué) 谚语(yàn) 雕梁画栋(liáng)
D.幌子(huǎng) 怯懦(qiè) 契合(qì) 曲高和寡(hè)
2.(8分)古诗词默写。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②《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描写红白相映的景象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 。
④在面对困难时,李白用“ , ”展示了自己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力量(《行路难》),刘禹锡运用比喻“ , ”表达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4分)有人说,《简??爱》是爱情小说,有人说《简??爱》是个人成长小说,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结合这部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4.有人说:“你是谁,决定了你的起点;和谁在一起,才决定你的终点。”《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保尔选择了朱赫来,请你结合人物有关情节说说原因。
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颁受于敏、申纪兰、袁隆平、黄旭华、钟南山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B.守岛英雄王继才历时数十载,战胜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不辱使命,完成了国家重托。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D.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不仅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的精神。
6.(3分)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自信”,是近几年来习近平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何来?
①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文化成就之辉煌,在世界之林中独领风骚。
②首先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的文化家底。
③吟咏习近平用过的诗句,可以感悟中国文化的渊源博大,可以感悟他治国理政的情怀与智慧。
④这份自信,更源于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价值。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7.(9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 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在手工业时代达到顶峰的一种精神文化,并不止于制造业,更不止于工匠。从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持之以恒;从广义上来讲,则是人们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从浅层来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深究其里,重点却不仅在“工匠”,更在于“精神”。这种精神不能止于“工匠”,而应当深植于各行各业,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蚊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1)请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信息限15字以内)
材料一: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3)下面是有人结合錾刻师孟剑锋的事迹撰写的一副对联,请你帮他完成下联。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空巢
????①下午,方敏回到了乡村老家。
????②老家的院门紧锁。母亲用手机和方敏通话,说她和父亲还在集上,天黑才能回来,钥匙就放在老地方,让方敏自己开门进家。
????③那存放钥匙的地方是厨房北墙上的一个小洞。墙洞口的红砖被摸得发油发暗。方敏从墙洞里摸到钥匙,打开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