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散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5150字。
专题训练3 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捉不住的鼬鼠
——时间片论
周涛
我一出世就沉没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
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浑然不觉如影相随,我几乎不能明确是我拥有了它还是我正被它裹挟。
它是那样直接、迫近、强大地面临着所有的生命,但是为什么却最容易被忽略?
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
但是时间呢?
谁感受到它的力量、目击过它的形状?
有过一位诗人妄图正视它,结果那位诗人哭了。他突然发现了一种强大力量的隔离,感到面对一圈无形的墙壁无法穿越的痛苦。
还有一位也是诗人,曾经试图接近它,结果他反而给推得更远了。他在江边痴想,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人的?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迷惘。
时间是空的。
它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裁判,如神;它小到无影无踪、无孔不入,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间,如奴隶。
它操纵着生命而又似乎被人操纵。
它掌管了生杀予夺大权而又隐形无声。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
它是谁?
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谁能画出它的肖像呢?
在我们的想象力的铁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个东方农耕民族,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认识了它,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季”。“季”是以四种容颜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持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一句,强调的是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人们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对待时间都无济于事。
B.“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用“您”来称代时间,就把时间当成了人看待,强化了因浪费时间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C.作者以“柳枝拂动、树儿弯腰”写风之可见,以“尘埃浮动、地气上升”写空气之可睹,在与时间的对比中反衬出时间的无影无形。
D.本文结构乍看松散,实则层次分明,它围绕“时间是什么”“我们怎么对待时间”“时间怎么对待我们”展开,井然有序。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涛构思、写作散文,就是把诗歌的艺术特征赋予散文,力争把散文写成诗歌,所以他的散文虽然不是诗,却颇有诗的特性。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出自毛泽东的诗《七律・送瘟神》,作者引用这两句诗表现了时间推移之悄然无声。
C.文章把“漏、晷、钟、表”等古今计时工具比作捕兽的夹子和陷阱,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捕捉时间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
D.作者化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表达对时间的追问与思考。
3.文本一以“捉不住的鼬鼠”为主标题,以“时间片论”为副标题,两者相得益彰。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捉不住的鼬鼠》的诗性特色。(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的花园
梁晓声
谁不希望拥有一个小小花园?哪怕是一丈之地呢!若有,当代人定会以木栅围起。那木栅,我想也定会以各人的条件和意愿,摆弄得尽可能地美观。然后在春季撒下花种,或者移栽花秧。于是,企盼着自己喜爱的花儿,日日地生长、吐蕾,在夏季里散紫翻红开成一片。虽在秋季里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