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31(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人生要不要计划”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你我的生态文明”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青年奋斗向未来”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你我的生态文明”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鱼,象形;鲜,从鱼从羊,味道鲜美;渔,从鱼从水,捕鱼。(据《说文解字》等)
古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的训诫,今有“十年禁渔,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的计划(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小鱼治水”的环保新方式和绿色环保志愿活动悄然兴起。所谓“小鱼治水”,就是在重要的水域内定期投放鱼苗,让它们以水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及藻类为食,并辅以人工干预水生植物密度,从而净化水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完善水体生态系统。
上述文字,从“鱼”而起,都关乎“鱼”,但又不止于“鱼”……你由此产生怎样的思考和联想?杂志社举行“你我的生态文明”主题征文活动,请你整理这些思考和联想,写成一篇文章,参与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以“鱼”为关键词,贯穿了鱼的有关汉字内涵、古代禁渔理念、鱼苗投放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提示语段所说:从“鱼”而起,都关乎“鱼”,但又不止于“鱼”……再结合材料的三个方面,我们很容易理解出来,材料虽谈的是鱼,其实可以放大为生态文明,即从鱼的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青年奋斗向未来”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新时代领路人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全国青年: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材料二:“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正如冬奥冠军苏翊鸣在写给习总书记的信中所说,“伟大的国家”和“最好的时代”是放飞青春梦想的坐标,也是广大青年奋斗向未来的底气所在。
材料三:近日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显示,青年网民群体普遍相信“努力有用”。“躺平”没有出路,拼搏才有未来。敲响内心深处的战鼓,高扬乘风破浪的风帆,奋斗,永远是青春的别名!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用你与一篇发言稿在班级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抄袭、不套用,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泄露你的真实信息。
【审题指导】
材料一是对全国青年的寄语,寄语中强调“青春”“青年”的价值以及之于民族的意义,只有寄望青春,民族才能兴旺发达;材料二借用冬奥冠军苏翊鸣写给总书记信中的话明确国家和时代之于青年人的意义,“伟大的国家”和“最好的时代”是放飞青春梦想的坐标,也是广大青年奋斗向未来的底气所在
……
2023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作文“人生要不要计划”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度:言前定则不跲(jiá,受阻,结巴),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人生就是无论你怎样计划,不同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或一致,或偏离。因此,没必要事事都预先计划好。——(日)中村恒子畅销书《人间值得》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本题的两句话,第一句强调做事情要有“前定”,即预先的计划、准备,才能做事顺利。第二句话认为人生总有出乎计划以外的问题出现,所以没有必要事事都计划好。审题应当融合两者,发现两者在矛盾对立背后的辩证关系。
【参考立意】
1.人生需要计划
事前计划对把事情做好、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事需要计划。虽然不可否认,仍会出现计划以外的问题,但正因为有了事前的计划,处理这些问题相对而言也就能更顺利了。所以,人生需要计划。
2.人生不必太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