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31 20:51: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790字。

  散文专题训练----田鑫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光
  田鑫
  最开始,我以为,这世上所有的光,都是煤油灯发出来的。
  白天的太阳,一定是无数盏煤油灯一起点亮的,才会有那么持久的光,要不阳光照在母亲身上的那部分,怎么跟煤油灯照在母亲身上的那么相似?
  夜晚降临,无边无际的黑把村庄铺满,母亲扣紧木门,拉开抽屉,拿出火柴盒,取出根火柴,火柴划过,“哧溜”一声,黑就被赶出了屋子,灯芯上的小火苗卖力地燃烧着,像个要够高处放置着的玩具的孩子,一跳一跳,可不管它怎么努力,只有豆大一点。
  母亲所有的针线活都是在灯光下完成的,白天有太多的粗活等着她,只有晚上,她才能清闲下来,把细细的线穿过针眼,然后在布与布之间来回翻转。母亲拉长针线的动作真优美,豆大的灯火,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一个巨大的胳膊在静止的空气里挥动,有收割的喜悦,也有爆发前的沉默。我的整个童年就这样被点亮了。
  甘渭河畔习俗,正月十五不吃元宵,而是点荞面灯盏。荞麦和面,揉成馒头样子,但又不是很圆,母亲用擀面杖在中间捣个窝,再放进蒸笼。雾气升腾中,一锅荞面窝窝头做熟了。
  小孩拳头般大小的荞面灯盏和我们一起等着正月十五的到来。天一黑,它们整齐地出现在供桌上。这些灯盏,绝对不会多出一个,也不会少一个,对于家里包括牲畜在内的所有成员,母亲绝不偏心。
  点灯时分,母亲给荞面窝窝插上灯芯,倒上清油,然后开始摆灯:我一盏,妹妹一盏,父亲一盏,母亲一盏,当院的天官供桌上一盏,厨房的灶王爷一盏,上房供桌上的先人们一盏,大门供台上也要一盏,有游魂野鬼刚好路过,不会怕黑。剩下的灯盏就要分配给牲畜和粮食了,住牲畜的房间各一盏,牛比鸡要占便宜些,一头牛独享一个灯盏,而一群鸡只能共享一个灯盏。
  灯盏分配结束,点灯仪式正式开始。我在院子里放过鞭炮,父亲划亮火柴,母亲手执一根缠着棉花蘸着清油的细竹竿接火,然后逐一点燃灯芯。夜幕之下,几十个荞面灯盏被母亲逐一点燃,几十尾灯焰像庄稼一样长在荞面灯盏里,清油燃烧的火苗和黑烟,瞬间把屋子变成仙境。
  平淡的日子一下子被点亮了,我目不转睛盯着我的那盏灯,想象着棉花烧尽后灯芯上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宵节点灯盏时,母亲将荞麦灯盏分给牲畜,是因为万物皆有灵,牲畜也需要在元宵节这一天借助灯光好好饱餐一顿。
  B.作者善于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比如把“我们”比作“母亲的灯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希望保护母亲的心理。
  C.作为一篇抒情性的散文,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浅显,不仅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还用对灯光的描写贯穿全义。
  D.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的生活,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经历,但是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淡真切的生活感受。
  2.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3.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去写“点荞麦灯盏”的习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 喊
  田鑫
  我见过一万棵向日葵呼喊的样子。
  它们站在秋天的田野里,四周是赶着去枯萎的草木,作物已经颗粒归仓,就剩下向日葵,神情木讷,不知所措。太阳的吸星大法,正在将它们最后的水分和能量吸走。
  向日葵着急地呼喊,黑黢黢的冠,像高手准备好的暗器,随时都会发射,朝太阳的中心奔去。
  这是九月,田里只有向日葵站立,孤独而又桀骜不驯的样子,像极了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