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有情人——浅析《诗经》情爱诗中女性的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22 8:13:1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950字。
最 为 有 情 人 
                       ——浅析《诗经》情爱诗中女性的情
                             作者:安新中学语文组 张仕晋   
内容摘要:《诗经》情爱诗中的女性天资丽质,淳朴大方,在情爱生活中,不断的为自己的感情吟唱,其情真挚感人,表现出一种古朴的野性的美。本文通过分析女性在爱情生活中的情,试图证明女性是《诗经》中的最为有情人。
关键词:《诗经》  情爱诗    女性     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真实地记录了远古初民的劳动、生活的面貌。阅读《诗经》,给人感觉最深的是描写情爱生活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女性更是光彩照人,她们为情而动,吟咏着情爱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情感:情感久积之后的猛烈爆发,情思悠悠时的婉转绵密,美满情感的甜蜜满足,真情失落的沉痛哭泣……凡此种种,《诗经》中无所不有而决不重复,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五彩斑斓的情爱生活,也使我们感受到这些女子从爱情生发到爱情消失的“情”路历程,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她们最为有情。
在系统的分析这种情感之前,先简要的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作为她们情感生发的基础。《诗经》大约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这一时期,去古未远,各种野蛮的婚俗还大量存在,男女之大防还不甚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女子也必然歌其情。此外,虽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周天子为维护统治,推行宗法制度,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出现了礼的萌芽。但纵观《诗经》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它还带有浓厚的氏族社会的遗迹,男女双方在婚前的交往自由开放,无拘无束。并且,《礼记·曲礼》中规定“礼不下庶人”,《周礼·地官·媒氏》也规定“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⑴。礼对吟唱情爱生活的男女是没有多大的约束力的。因而,《诗经》中那些活泼、健康、大胆、真挚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无邪”的,“直写性情,靡不高古”,是也。
笔者打破传统的恋情诗、思妇诗、弃妇诗之模式,以女性情感为线索,将《诗经》中的情爱诗进行分类,以期突现女性最为有情的一面。恰当与否,请方家指正。
一、情真意切,如火如荼:情的喷发
西方精神分析学的创立者弗洛伊德把男女求偶理解为动物的本能需要,即性的需要,而用另一位人本主义哲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分析,则还应包括爱的需要。我同意马斯洛的观点。《诗经》时代,人类刚刚由蒙昧走向文明,生存、性方面的需要在已经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进而开始追求精神层面,即爱这一层面的需要。其时,父系文化观念还未形成,母系文化观念的余绪还在发生作用。因而,在发泄爱的情感时,女子所表现的行为,所吟唱的诗行,要比男子大胆得多,直白得多,也热烈得多,如火山喷发,其情感的火焰万丈光芒。在《诗经》恋情诗中,《摽有梅》是大胆直白的阐述情思的代表作品,而一首抗婚诗《鄘风·柏舟》更是女子为情歇底斯里的呼喊。下面,对这两首诗进行进一步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召南·摽有梅》,兹录一章于下: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诗序》说:“《摽有梅》,男女及时也。”⑵ 陈启源云:“《摽梅》诗,女之求男汲汲矣。” ⑶二者都是一语中的。诗中女主人公为何如此急切的寻找伴侣呢?原因有二:第一,从少女自身来说,少女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等方面逐渐成熟,“哪个少女不怀春?”为了满足自己在性的方面、爱的方面的需要,自己当然要寻觅中意的对象了。第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