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刘建超小说
- 资源简介:
约12060字。
小说专题训练----刘建超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家就在岸上住
刘建超
老街临着洛河。
旧时的洛河少有治理,洛河有波平如镜行船放排的季节,也有河水暴涨泛滥肆虐的时候。尤其是秋季,雨水多,洛河黄水滔天,波浪翻滚,河水漫过堤坝冲塌屋舍卷走人畜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天灾,老街人都居住在离开河滩五六里地的上沿。
在河堤岸居住的人家并不多,大都是在洛河上捕鱼做河运的人。
水生家居住在洛河堤岸旁。水生听父亲洛老大说过,洛家祖辈住在洛河滩旁。那时的茅草房不知道被泛滥的河水冲垮了多少回,常年的家当就是一条木船,一口铁锅,一床铺盖。
水生爷爷跟着老街船队跑河运,积累下一点儿家底,在河堤旁盖起了三间瓦房。瓦房比茅草屋结实,也被咆哮的河水淹过,院墙浸泡塌陷了重垒,再塌陷了再垒。洛老大掌家后,除了捕鱼种地,还做些小买卖,把三间瓦房扩建成了大小十六间的四合院,一辈子的剩余都折腾在木料砖瓦上了。
水生没有想到,河滩以前无人问津的茅草地,居然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成了大大小小房屋开发公司眼里的香饽饽。水生家里经常有房地产开发商来拜访,透露若想开发、要拆迁的意思。水生听都不听,扭头就走人,把来客晾在屋里。
邻居老巴的儿子巴豆,晚上拎着两瓶杜康酒看望水生。
水生笑了,说:“豆豆啊,我想喝酒直接就去找你爹了,还用得着你孝敬啊。”巴豆说:“叔,我不是刚找到个新差事,来给叔报个喜嘛。”
“娃子出息了,找了个啥差事,说来叔听听。”
“一家房地产公司,聘我当副总,每月给五千。”“每月给五千?可不翻。你会弄啥?
“董事长说,我就负责给咱这一片签协议,拆迁。”
“我就说嘛,好事能轮到你娃子?他是雇你来拆家呢。”
“叔,人家说了,要盖河景豪宅,搬迁费够几辈子花销呢。”“祖辈用血用命换来的家当,那是钱能买来的?你爹咋说?”
“他说,咱这片人都听你的,你签,他就签。”
“呵呵,他就知道我不会签。娃啊,好好经营你的小饭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描述旧时洛河的泛滥、洛家祖辈在洛河边的生活,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点出主要人物,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文中水生对巴豆所说的话,旅有父辈的慈爱与威严,体现出人物个性:“不瓤”“圪料”等方言的运用使语言鲜活生动。
C.“月光下,河水平缓安静”,景物描写简约有诗意,并暗示出水生经过内心冲突作出选择后的轻松心情。
D.小说大量采取短小段落的形式讲述故事,这样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迅速推进情节的发展,灵活切换叙事场景,可以更简明地叙写两次征地事件。
2.小说中水生与老巴在河堤谈心的情节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月下水流、月下吼歌、兄弟流泪结尾,试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 塔
刘建超
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去,下海耍吧。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首长又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