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5 20:58: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80字。

  2022-2023学年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修订版)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能够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能够抓住送别诗的意象,体会作者对朋友所抒发的深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诗歌中鉴赏的方法,能够学以致用。(重点)
  2.抓住并领会送别诗的意象,学会用合适的意象写相关片段。(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宋代的柳永有词云:“多情自古伤离别。”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燕燕》中就有“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送别佳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具特色的送别诗,我们一起齐读标题和作者。(教师板书)
  二、整体感知:
  【自读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标准节奏,读出感情。(指一学生朗读,教师点评指导)
  1.字音很准确,注意节奏:如青山/横北郭    萧萧/班马/鸣
  2.律诗一般要押韵,读出韵味:城/征   eng韵   情/鸣   ing韵,韵脚自由转换,可见李白诗歌洒脱自由,不拘一格的特点。
  3.读准字音节奏还不够,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情
  哪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哪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学生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以第二联为例:指一生朗读,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从重读、重音轻读、语气的延长,情感的理解等角度指导)如: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加重语气,“一别”说明很看重此次离别/“万里”说明对友人距离遥远的深切关怀)
  【读懂诗意,答疑解惑】
  (过渡)同学们都读的这么好,可见对诗歌内容和情感都有了深入了解,经过课前的小组交流,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
  检查导学案中的重点字词句,译读全诗。
  三、研读赏析:
  【品析语言,体味情感】
  送别诗大多有“送”和“别”这个字眼,同学们一起找一下,这首诗有吗?(如“送友人”“此地一为别” )
  PPT:李白是如何通过文字传递“送别友人”时的绵绵情意呢?
  【圈点批注:可抓住重点字词句从景物、修辞手法、人与物的情态等方面圈点批注】
  导学案上继续补充一下(3分钟)小组合作交流一下(2分钟)
  (一)“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联交代送别友人的地点,环境。青山静态,白水动态,动静结合,辽阔秀丽,节奏明快,色彩明丽。
  1.“横”写出山的横亘,绵延,气势雄壮。
  2.“绕”写出波光粼粼的流水绕着东城潺潺流过,体现出不舍之情,暗喻与友人的难舍难分之情。
  3.“郭”这里指外城。如《木兰诗》中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