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约3210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诊)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元始九年,正月,朔,王莽,去汉号建立新朝。
莽意以为天下太平,但公卿旦入暮出,论议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莽自见前颛权以得汉政,故务自揽众事,有司受成苟免。诸宝物督藏钱谷皆宦者领之吏民上赴亚左右开发尚书不留-细基最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谷籴常贵,代郡尤被其毒,起为盗贼,稍群聚为赤眉、青犊军,拥刘玄为更始帝,欲匡扶汉室。天风三年,地震,大雨雪。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乞骸骨。莽不许,曰:“夫地有动有震,无害,动静辟翁,万物生焉。”其好自诬饰,皆此类也。地皇二年,葬既轻私铸钱之法,犯者愈众,相坐。
更始将都洛阳,以刘秀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时洛阳官吏出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愤而服妇人衣,莫不笑之。及见司隶僚属,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
秀至河北,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讼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秀皆不受。南阳邓禹杖策追秀,及于邺。秀曰:“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秀笑,禹进说曰:“今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更始常才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志在财币。朝夕自快而已,非欲尊主安民者也。观古圣人之兴,天时.与人事也。今以天时观之,更始既立而灾变方兴;以人事观之,帝王大业非凡夫所任。且明公素有盛德大功,为天下所向服,军政齐肃,赏罚明信。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秀大悦,因令禹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宝物/帑藏/钱谷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
B.诸宝物帑/藏钱谷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
C. 诸宝物/帑藏/钱谷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
D.诸宝物帑/藏钱谷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朔是农历每月初一,与《咏怀古迹•其三》 “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朔”含义不同。
B.苟免意思是苟且免于,“苟”与《赤壁赋》 “苟非吾之所有”的“苟”含义相同。
C.相坐意思一般指相连坐,与《苏武传》 “副有罪,当相坐”中的“相坐”含义相同。
D.杖策意思是执马鞭,“杖”与《归去来兮辞》 “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杖”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自认为天下太平,但实际上官府行政效率低下;事关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与他的独断专权有很大关系。
B.天凤三年,大司空王邑上书,以地震为由,请求退休。王莽不准,他认为地震不仅无害,反而能催生万物。可见王莽喜爱自我欺骗掩饰。
C.洛阳的官员们出城迎接更始刘玄;看见将领们经过,都用布包头穿着女人的衣裳,没有不耻笑的。这与刘秀率领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D.邓禹不愿做官,只想辅佐刘秀成就帝王大业,求得青史留名。他认为要成就大业;天时人事最为重要。他建议刘秀当机立断,立即起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5分)
(2)秀至河北,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讼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5分)
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
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扦,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