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2 15:14: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90字。

  部编版(2016)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疏通语意和文意,感受作者笔下⾼妙的事、景、情。
  2.分析和鉴赏重点语句,品味作者⾼超的艺术⼿法。
  3.深⼊探究,理解作者⾼逸的精神境界。
  4.通过两个文本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审美鉴赏水平和文化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品鉴写景句“庭下如积⽔空明,⽔中藻荇交横,盖⽵柏影也。”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学习作者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超的艺术⼿法。
  2.由事及⼈,体会苏轼⾼逸和张岱高冷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1.寻找两个文本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解读《记承天寺夜游》
  (一)导入
  (二)⼀读,正音、明义、说事(怪事/趣事?)
  1.教师范读全⽂,学⽣正⾳、明义。
  2.请学⽣找出文中叙事的句⼦(“元丰六年……步于中庭”),学⽣⻬读。
  3.问:写了⼀件什么事?引导学⽣概括或关联文题回答:“夜游”(独往承天寺,寻知⼼⼈同游)。
  4.问:夜游的缘起是什么?引导学⽣回答:“月色入户”或赏⽉。
  5.问:夜游的同伴是谁?引导学⽣回答:张怀民(苏轼与张怀⺠因境遇相似、习惯相同、趣味相同⽽“相与”夜游。)
  6.探究:夜游赏月是怪事还是趣事?引导学⽣思考:俗人以为怪,逸人以为趣。
  7.学⽣活动:翻译叙事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