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想象力的研究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
发展学生想象力的研究
广西南丹县车河中学 龙慧林
提要 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习同样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的积极参与,任何知识都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依靠想象才能把它们的生动形象捕捉到,进而经过思维掌握其规律性。在语文学习中,想象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想象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能满足青少年好奇心与追求美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发展 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①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再造想象的发展对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创造想象贫乏的学生,他思考问题必然思路狭窄,也不可能有很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②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离不开想象。从广义上说,所有的阅读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由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只能间接地存在,学生必须把那些文字符号首先转化为可以具体感受的形象,因此,阅读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想象是阅读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失去了想象也就失去了阅读。在作文过程中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更离不开想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积累材料,丰富记忆表象。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像,而想像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实践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记忆表象的储备越丰富,对想象的发展越有利,如果表象贫乏,想象就会枯竭,因此,积累材料是发展想象的第一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像内容越丰富
1、做读书笔记。只有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挖掘其丰富的想象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学生不仅无米下锅,更困难的是他们找不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名副其实的拙妇。因此,除了让学生多读课文,背诵既定篇目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的好文章,做5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2、做记忆力体操(锻炼学生的背诵能力)。魏书生老师很注重训练学生的背功,并称之为记忆力体操。我觉得这方法很实用,便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每天早晨一起床,就用5分钟背诵50字左右的文段,当天晚上进行复习,以后利用零碎时间随意背诵。
我告诉学生,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使想像合理新颖,首先要做到平时认真仔细地感知与积累,有知识与生活,神思的翅膀才会飞得高远.
二、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是由此及彼,反映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联想与想象而言,联想是想象的基础。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就是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然后想象天上的生活情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例如由浩瀚的大海,想到在上面航行的巨轮;由回到故乡,想起昔日故乡的人、物等。
三、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1.利用词句,激发想象。阅读时,文学作品中的人或景,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