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4 10:08: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20字。

  诗歌专题训练——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1】
  杜甫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释:【1】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谏丢官,曾流寓陇右。这首诗写于此时。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蓬生”四句描写风急蓬飞的景象,奠定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客子”两句写出诗人飘零异地的人生处境和久别思乡的心情。
  C.“怅望”两句将个人境遇与社会现实联结,并运用了细节描写。
  D.全诗以比兴起笔,继而以赋展开,结尾以问答形式,直抒胸臆。
  2.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巴江
  郑谷①
  乱来奔走巴江滨,愁客多于江徼人。
  朝醉暮醉雪开霁,一枝两枝梅探春。
  诏书罪己方哀痛,乡县征兵尚苦辛。
  鬓秃又惊逢献岁,眼前浑不见交亲。
  [注]①诗题下原注:“时僖宗省方南梁。”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今江西宜春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包含了个人的怨愁,也糅合了时代的悲愁。
  B.雪过天晴,梅花报春,这让朝暮借酒浇愁而度日的诗人暂得安慰,不快之情也稍有缓解。
  C.“献岁”即进入新的一年,指一年之始;与上文的“雪” “一枝两枝梅探春”形成照应。
  D.时序更替,新春又至,尾联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情。
  2.郑谷诗素有“诗史”之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现实?
  三、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回答后面的问题。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①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②,行当折摇③,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