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
- 资源简介:
约23720字。
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
一、(2021 山东济南一中期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文本一: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於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摘编自《孔子家语•致思》)
文本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编自《论语•为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B.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C.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D.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计功。文中代指敌人的左耳。
B.尧桀:与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中的“尧”和“桀”意思相同。
C.五教:五常之教,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恭、弟友、子孝。
D.城郭: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城郭”也可代指城市。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本一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都表现了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B.文本一中,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C.文本一中,孔子赞赏子路之“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D.文本一中,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即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5. 三个弟子谈论志向,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最为认可。孔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分析。(3分)
二
二(2022 福建厦门三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 分)
材料一: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