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9310字。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2022.12
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7 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照见天地心一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于2022年8月30日至10月23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展出。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完成的研学记录,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记录一 展览概述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 展览择取书房文化作内容,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结合当代艺术家作品,借助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代文人书房的文化魅力。展览分为“委怀琴书”“ 正谊明道”“结契霜雪”三个单元。策展人① (妙思巧运/处心积虑),将笔墨纸砚、金石篆刻等书房里常见的器物串联起来,陈设于不同单元中,为观众展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展厅,观众可以仰望星空,② (沟通/勾通)天地造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不断传承、汇流、交溶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③ (独具匠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与宇宙观。
1.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因为表达的是“展览分成不同主题”的意思,所以“分为”中“为”读wéi。
B.因为表达的是“展览面向的是观众”的意思,所以“ 为观众”中“为”读wèi。
C.因为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丰富高深”的意思,所以“博大精深”书写正确。
D.因为表达的是“中华文化交汇融合”的意思,所以“交溶”书写正确。
2.横线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处心积虑 ②勾通 ③独具匠心
B.①妙思巧运 ②沟通 ③独具匠心
C.①妙思巧运 ②沟通 ③独具特色
D.①处心积虑 ②勾通 ③独具特色
记录二 展览设计
展览分三个单元口第一个单元“委怀琴书”,分星空、五经萃室、图书、文房四宝和文人赏器五个部分,突出书房不仅是一个看书、写作、藏书的空间,也是一种情怀和传承。第二个单元“ 正谊明道”,分为修身养性、家国情怀、仰观宇宙三个部分,主要展示的是家国情怀,突出书房的人文精神口第三个单元“结契霜雪”,分三友同德和雅集唱和两个部分。松竹梅是精神的象征,文人雅集是书房的延伸。展览设计匠心独运,从无形书房的精神阐释,到有形书房的空间陈设,无不激荡着观众的内心。
3.在“口”处依次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句号 句号 B.逗号 分号
C.句号 分号 D.逗号 句号
4.画线句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2分)
记录三 珍贵展品
展品涵盖书画、器物、家具等类别。其中,书画展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明代文徵明84岁写就的行书《陋室銘》,点明了“惟吾德馨”的书房文化内涵。宋代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明代陈淳行书《岳阳楼记》等,讲述着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选择与责任担当。而许多难得一见的古代绘画作品,如宋代郭熙《窠石平远图》等,① 是读书人走出书斋、 拥抱自然的生动写照,② 蕴含另一层深意,即中国艺术始终将内在精神追求放在首位。
5.记录中提到了《陋室铭》,其作者是唐代的 。(1分)
6.①②处使用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无论②都 B.①尽管②还
C.①既②又 D.①即使②也
记录四 观展感受
回望古代,书房寄托着古文人的情怀胸襟,聚合着文人之间的千古唱和,是一种情致,一种观想,一种精神空间的起始。凝视当下,书房则成为融通古今的桥梁,化古润今,继往开来,激荡着心灵,启发着思想,也涵养着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可见,书房传承文化,意义深远,正所谓“寄托襟怀,展现古文人精神园地; , ”。总之,此次观展有益于我们探讨和阐释中国书房的文化内核,以及“书房”这一意象的时代精神。
7.请你根据观展感受,为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4分)
8.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1分)
9.山水之乐, 。(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