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430字。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1~5小题,共20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属引(shǔ)蒙昧(mèi)绯红(fēi)殚精竭虑(dān)
B. 诘责(jié)禁锢(gù)解剖(pāo)颌首低眉(hàn)
C.畸形(jī)悄然(qiǎo)要塞(sài)藏污纳垢(gòu)
D.国殇(shāng)教诲(huì)咆哮(páo)粗制烂造(làn)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看台上,观众们屏息敛声,生怕一眨眼就错过最精彩的瞬间。
C.李丽一边在田里干活,一边埋怨家人没有给他良好的条件,可谓任劳任怨。
D.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3分)
A.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D.在球场上攻城拔寨,摘金夺银,为国争光,这是多少足球运动员的梦想呀!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5默写(每空格1分,共8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说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
“ , ”,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句“ , ”,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黄鹤楼》中“ , "既描绘了所见的黄鹤楼远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王绩的《野望》,一句“ ,猎马带禽归”,写秋日晚景,牧人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衬出诗人的忧郁与孤独;《梁甫行》中“柴门何萧条, _”一句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感慨。二、古诗文阅读(6~11小题,共16分)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对《与朱元思书》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
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B.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C.本文的文体是骈文,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此句用了“以闹写静”的艺术手法,以声音衬托了环境的幽静。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B.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C.急湍甚箭 素湍绿潭(《三峡》)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止增笑耳(《狼》)
8.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你认为(甲)文“山随平野尽”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乙)文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强调"闲",你是如何理解这“闲”的(3分)
11.(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综合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