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19 6:40: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80字。
我爱这土地(艾青)
  河南省信阳市一中:朱老师
  教学设想:
  1、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理解体味诗的意境和象征意义(重难点);
  4、采用朗读法、赏析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安排一课时;
  6、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自称“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的诗人,他用他一生的激情歌颂着“土地”和“太阳”,为我们奉献了许多不朽的诗作,他就是艾青。
  1、简介艾青(幻灯)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战期间创作的诗集有《北方》、《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解放后写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集,被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和“王子”。
  2、背景(幻灯)
  该诗写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日军的铁蹄肆虐地践踏着中华大地,企图以疯狂的掠杀摧毁中国人民抵抗的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写下了这首康慨激昂的诗。
  二、朗读赏析
  1、教师范读全诗,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
  2、配乐、配画面,范读。(学生注意听)
  3、学生齐读,后教师作点评(情感、节奏、重音)
  (问)该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悲怆而深沉的,朗读中应把握这种基调。
  示例:(幻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