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备考人文经典素材(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备考人文经典素材
2023届高考备考人文经典素材:一材多用妙用.docx
2023届高考备考人文经典素材:萨特——享有“世纪良心”之誉的大师.docx
2023届高考备考人文经典素材:周深——用实力唱响“天籁之音”..docx
萨特:享有“世纪良心”之誉的大师
【颂词】他不仅是体系与思辨的大师,而且善于把他的哲学思想用文学、戏剧的方式通俗地解释给人听,被称为是“20世纪的伏尔泰和雨果”;他在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是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呐喊者;他的学说对法国及整个欧美的思想文化界曾产生深刻影响,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就是享有“世纪伟人”“世纪的良心”之盛誉的让•保罗•萨特。
【人物小传】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20世纪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墙》《恶心》《自由之路》,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被时任法国总统德斯坦称为“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
【TA说】
◇他人即地狱。
◇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对于过去我无能为力,但我永远能够改变未来。
◇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像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在黑暗的时代不反抗,就意味着同谋。
【人物剪影】
追寻自由和正义的哲学家
1905年6月,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父,随母亲在当德语教师的外祖父家居住。早年他的志趣在文学,对哲学也有兴趣,受到近代西方著名的反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思想的影响。
1933年,萨特到柏林的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正式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毕业后回到巴黎,在中学教授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在陆军中当列兵;后被俘,在集中营度过了九个月。他由此体会到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因而改变了不问政治的态度,获释后创
……
用一则经典素材写3道高考作文题
论据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事实论据则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论据。事实胜于雄辩。一篇议论文,有充足、确凿的事例,则能使立论可靠,令人信服。临场应试中,考生写作议论文,往往会出现因事实论据不足而导致议论空洞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开源”,丰富、充实事实论据的库存;二是“浚流”,盘活事实论据存量,精选经典素材,挖掘其内涵,学会“一材多用”,即掌握“活用同一个素材,就例说不同道理”的能力。
众所周知,经典素材往往包涵丰富的思想情感或哲理意蕴,存在多维解读的空间,因而可以用作论证不同观点的论据。经典素材的“一材多用”,即根据写作者分析、论证论点的需要,对同一个经典素材,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阐释、解说,从而论证论点。对经典素材“一材多用”,往往能够达到“材不在多,会用则灵”的神奇效果。
经典素材“一材多用”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定点概述,恰当剪裁。即根据论点内涵对素材
……
周深:用实力唱响“天籁之音”
【颂词】空灵婉转的嗓音宛如天上来,诸般变幻让人惊艳。对音乐的挚爱,让他弃医从艺,一步步踏上乐坛,音色分身,声怀绝技,用可男声、可女声、可童声的空灵魔音,在舞台上呈现了无数高光时刻,周深一个人就是一出音乐剧。他声音中的温柔,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让人觉得世界上无论有多少苦难都会变得美好”。
【人物小传】
周深,1992年生于湖南邵阳,中国内地男歌手,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美声专业。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第三季《中国好声音》,2016年献唱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印象曲《大鱼》。2020年8月27日,周深名列《2020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第42位。
【TA说】
接纳自己,拥抱自己和拥抱朋友是我一生都要去学的一门课程。
梦想只会被压制,它是不会消失的。
人物剪影
“宝藏男孩”的坎坷追梦之路
在2020年《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上,周深演绎了多首好听又经典的歌曲。2021年央视春晚献唱,百变的音色让人既震惊又喜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天籁般歌喉的背后,是周深冲破歧视与偏见,对音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