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3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50字。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
2.探究诗歌主旨
3赏析诗歌表现手法
一、导入课题
音乐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沟通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一首描写音乐的名篇——《琵琶行》。
二、知人论世
1.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曾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是反映社会不平、讽刺政治弊病的讽喻诗。白居易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情味浓厚。他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对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元和中,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出刺杭州、苏州。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晚居洛阳。早岁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晚年与刘禹锡唱酬甚密,时称刘、白。
2.文学常识
关于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长恨歌》、《短歌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注释,自读诗前小序,完成如下任务:
①解释以下词语
左迁:贬官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
感斯人言:斯,这;登斯楼也(《岳阳楼记》)
因为长句:因为,古今异义,因,因此;为,写。
②思考:诗前小序有何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述琵琶女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4.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三、学习朗读
1.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听范读
3.自由朗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段落或片段,自选配乐),朗读展示。
四、理解文本,探究诗歌主旨
活动:小组探究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正直知识分子,虽地位悬殊,却因为音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