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阅读与训练主题1(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7 19:06: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50+5480字。

  高三语文阅读与训练----主题“家国情怀”
  作文训练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吕氏春秋•有始览》)
  ②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③任何人爱自己的国家都不是因为它地域宽广、声名显赫,而是因为它是自己的祖国。
  (塞涅卡《致卢齐利乌斯》)
  ④那些背弃祖国、投奔异邦的人,既不受异邦人尊敬,又为同胞所唾弃。
  (《伊索寓言》)
  国家意识、家国情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有无数的往圣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家国名句。读了上面四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上面的句子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
  本材料以四个名句作为主要材料。
  ①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意思是没有一个强大而安定的国,就不会有幸福安宁的家;没有幸福安宁的家,就不会有幸福而安心的个人生活。这无疑是对家国与个人关系的精要概括。
  ②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锤定音,表现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后面的句子用两个“可容”和“不容”,构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国家利益不容有丝毫侵犯的凛然态度。
  ……
  高三语文阅读与训练----主题“铭记历史”
  作文训练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这一天,凄厉的警报声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铭记昨日的历史耻辱,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材料二: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正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我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祖国的昨天需要我们铭记,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创造。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
  审材料:材料一共两段。主要阐述铭记历史的重要性:铭记历史,汲取动力。在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守护真相。这段历史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就要惨遭欺凌,唯有不断拼搏,奋勇向前,才能让国家安宁,百姓幸福。
  材料二是从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谈到年轻人应该铭记历史耻辱,勇担时代责任。年轻人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很重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当年青少年要勇敢地肩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长江后浪推前浪”,广大青年不能忘记历史,要勇敢肩负起时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