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7 18:40: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对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的是 ( )
  A.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趁着天亮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二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着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二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三句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深受被征兵之苦的情形。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
  3、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横蛮官吏的强烈愤慨。
  4、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情节紧紧围绕“暮投石壕村”一句展开。
  B.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
  C.表明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
  D.表明老妇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石壕吏》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抓人打仗的不满和对广大百姓的同情,是首优秀的抒情诗。
  B.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以看出,年老体衰的老妇人最终被官吏捉走了。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见老妇人非常值得哀怜,三个男孩,有两个刚刚牺牲在战场上。
  D.“泣幽咽”中“泣”指有泪无声,“咽”指哭声梗塞低沉。
  二、文学常识
  1、杜甫是_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_______。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之乱”,这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人发动的叛乱。以此为背景,杜甫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吏”。
  3、《石壕吏》的姊妹篇是: 、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附书至( ) 2、新战死( ) 3、未去( ) 4、犹得备晨炊( )5、老翁逾墙走( )( )6、死者长已矣( )7、泣幽咽( )8、老妪出门看( )9、听妇前致词( )10、天明登前途( )
  四、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_____ 戌( )______ 戎( )______
  (2)衰( )______ 哀( )_____ 衷( )______
  五、诗中老妪的话可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
  七、翻译句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提升素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中考链接综合性学习
  (一)材料一: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