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专题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6 10:05: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730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女
  【唐】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优,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D.尾联一个“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15.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答案】14.D15.原因:①蚕细如蚁,尚未初眠;②倒春寒使得桑树叶生长延迟;③丝茧收成难卜,里胥提前上门催征。
  社会问题:通过描写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诗人直抒胸臆”说法有误。尾联中这个“愁”指的是采桑女的愁,不是诗人自己的愁。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在诗的颔联写到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之所以“泪如雨”的原因在上下文中都有交代。诗的首联和颈联“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说明因为倒春寒天气较平时寒冷,此时的春蚕还很小,如同蚂蚁般细小,而且还没有初眠;而桑叶也只是青鸦嘴那样刚刚发芽,远没有到采摘喂蚕的时候。但此时“门外催里胥”,税吏已经开始收税,丝茧收成难卜,如此情况,让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感到痛苦,伤心之下就“泪如雨”。
  作者对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感受的痛苦的描写,写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根据注释中“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的内容可知,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真相,表达对农民阶层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谴责。
  二、(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萤火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①,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