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440字。
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语言都是可靠的标志之一,能把原始人的文化行为与非文化行为区别开来。但是,人类的语言并不是一下子创造出来的。它是在漫长的时期中发明、积累并得到社会群体约定的。因此,人类文化的生成也无法以某一天为界,划出一条“生成线”来。它也是在漫长的时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那么,语言为什么这样重要,竟能成为文化生成的标志之一呢?
人类有了语言,才有可能进行高度抽象并具有比较完整的思想活动,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也就是说思维是借助语言材料,或者说以语言为载体来进行的。人类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共有间接性与概括性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与文化创造关系密切:思维的间接性是指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一句是对感知的记录,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说明孟浩然夜间听到了风雨之声;后来他又运用思维活动,所以虽然并未直接见到落花,却能推测必定有多少花儿由于风吹雨打而落下来了,这就是间接反映。间接反映也就是运用思维来进行推想,可以推想前因,也可以推想后果
文化不仅只有社会性,而且对社会群体的意识有引导作用。既然如此,就必须具备进行社会联系和社会引导的工具。这工具便是语言。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只有通过它,人们的思想观念、创造经验等文化成果才能得到传播与交流,文化才能获得社会性并发挥引导作用文化因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所以从横向的发展来看,如果没有交际工具在社会上传播与交流,那么个体无论有多少精神与物质创造,都是没有文化意义的。因为个体的种种意识都难以成为集体意识,更难以在全社会中发生引导作用。相反,如果交际工具与传布媒介高度发展,那么不论是思维经验还是物质创造经验都将具有越来越大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的纵向发展看,它具有世代相传的历史传承性。传承是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而传承又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教育,而教育的内容主要也就是文化。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存在着有文化与没文化之分,同时也就存在着有教育与没教之分。动物是没有教育的,所以它们虽然也可能学会一些本领,如牛会耕田,马会拉车,但都是人教它们的,而不是老牛、老马教的,动物只能根据本能做到有“育”无“教”,在“育”的过程中使下一代动物再依靠本能去生存和繁衍,它们不能“教”就因为没有语言,而没有语言也就是没有思维,所以既不能创造文化,更不能传承与积累文化,从古至今,动物的本领始终只是依靠本能去求得生存与繁衍,没有多大的长进,反之,从古至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却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人类不但能运用思维来创造文化,而且能借助语言来传教文化,使文化得到越来越厚的积累,越来越大的发展。
因此,思维、语言、文化、教育,这四者是密不可分的;缺了其中任何一环,其他三者都不会存在、缺少一环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们四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生发与相互依存的关系。
(摘编自金开诚《语言与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人类发展角度看,语言是由社会群体的约定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文化生成的标志之一。
B.语言是文化的标志和思维的载体,人类有了语言,就具有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活动。
C.文化具有世代相传的历史传承性,文化的积累与发展,使人类不断创造、传教文化。
D.传承是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它必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紧密相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指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论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中间部分逐层深人地展开纵向论证,结尾总结并解决问题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例证法,如例举孟浩然的诗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论点。
D.文章在论证语言与思维、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时,不仅说理通俗易懂而且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接反映是运用思维来进行推想,间接思维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它比直接思维更重要。
B.人类思维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有间接性与概括性两大特点,所以人类才有可能进行文化创造。
C.如果没有语言在社会上进行传播与交流,那么文化就很难获得社会性并发挥引导作用。
D.聪明的动物如猿猴等,所学习的本领都只是依靠本能,不能像人类一样创造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现代文明的核心特征,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作为人类共同的探索和实践,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多样性特点。后发国家推进现代化,可以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但照抄照搬鲜有成功者。只有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才能平稳有力推进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对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追求,并为之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启了独立自主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