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素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13 15:42: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00字。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用“五看”法学习本文写法,体会“夹叙夹议”和“对比”的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利用关键句,理清课文思路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学做白求恩式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年代久远,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白求恩,因此应该想方法拉进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与白求恩相关的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纪念白求恩》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和《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同在一个单元里。根据单元导读“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几篇课文可以联合起来给我们一个答案,那就是:要想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需要我们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无私地创造,在这个艰苦漫长地创造过程中,需要我们拿出走一步、再走一步化整为零的克服困难的智慧,需要我们淡泊名利而明志,宁静修身以致远,更需要我们像白求恩一样向人间的不公发起行动,为正确的信仰而战。如此,才能收获“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四、教学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理解不太容易,但是又对贴近生活的文章感觉亲切。因此学习本课,可以从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引发他们的人生思考,获得人生启示。他们富有热情,有求知欲,对于引导更有探索欲望,也更愿意积极踊跃表达想法,老师需要找准启发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是能够实现其对主题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默读,要求继续训练默读,重点训练圈点勾画,在能力上再有所提高。
  综上本课采用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经典文章,作者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所写的这个人虽然只是一位医生,却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我们接下来走进这篇文章,走近白求恩医生,看看作者眼中的白求恩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心中的白求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他的主要著作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
  2.写作背景
  1939年,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细菌,后医治无效,于同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毛泽东和白求恩有过一次亲切的会面和交谈,他们交谈了很多,从国际局势谈到国内政治和军事斗争,从白求恩以前的经历谈到即将面临的工作困难。他们不间断地谈了将近3个小时。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白求恩的逝世让毛泽东很悲痛,他怀着深切的悲痛和真挚的赞美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
  3.白求恩
  诺尔曼•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