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解形建图明辨析——探究一词多义
- 资源简介:
约3270字。
解形建图明辨析——探究一词多义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部编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
本单元的主题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一共安排有三个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本微课主要完成第二个任务“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活动中的“探究一词多义”。
“单元提示”对本课作出以下要求“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开展形义分析,学会推断实词本义的基本方法,并作梳理、归纳与积累;二是引导学生探究——分析义项间的相互关系,探究词义通过本义引申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语境意识,培养学生逻辑分析推导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随时进行词语积累梳理的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问卷星”进行了“高中生文言实词情况学习情况调查”,一共收到374份有效问卷,其中高一年级164份,高二年级188份,高三年级22份。
通过问题5和问题7了解到同学们“实词学习”的基本情况,确定此课学习的必要性。情况如下:有23.8%的同学自认为“实词储备不好,课内、常用的都未能掌握”,而认为掌握的不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多而杂,体系庞大,无从下手”,“没有方法”。据此更加确定了本节课的价值和意义,带领学生梳理一词多义的例子,找寻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总结规律掌握方法。
通过问题10和问题11了解到同学们对于字形与词义,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关系的了解,明确此课的教学起点。关于“字形与词义”,有19.25%的同学不了解,75.13%的同学知道一点;关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19.25%的同学表示“从未思考”,75.13%的同学表示“偶尔思考”。既然“无从下手”,就要在课堂中给出的方法,一起探究规律。
问卷统计截图如下:
选项 小计 比例
A.很好,常用实词都能掌握 24
6.42%
B.一般,课内学过的基本掌握 261
69.79%
C.不好,课内的、常用的都未能掌握 89
23.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74
5.你觉得自己的实词储备情况[单选题]
7.如果实词掌握的不大好,你觉得原因有哪些(多选题)[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没兴趣 103
27.54%
B.没方法 227
60.7%
C.感觉掌握了也没用 46
12.3%
D.多而杂,体系庞大,无从入手 329
87.9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74
10.你是否了解汉字字形与词义关系方面的知识[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C.不了解 72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