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劳动的价值”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730字。
单元学习任务《劳动的价值》
教材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 选入了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事迹的人物通讯,一篇关于“工匠精神”的新闻评论,以及两首关于乡村劳作的古诗。“劳动光荣”的素养目标为 “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 ,深入体会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思想。所以,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这一真理,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新邵八中高一二类班的学生。新邵八中是邵阳市示范性高中,学生基础一般。从开学至今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待加强。我们这届作为湖南省新教材改革的第一届学生,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单元教学。此次教学设计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以单元任务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适当带领学生读点有深度的文章,锻炼他们概括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以整体意识来学习课本。如果是针对基础稍微薄弱的学生来说,应该适当的降低难度。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
思维发展目标:认识劳动的价值,深入体会“劳动改造世界”的思想
审美鉴赏目标: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文化传承目标:引导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热爱劳动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难点:如何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阐释第二单元的劳动者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二单元已经教完了,此单元带领我们认识了几位在自己领域发光发热的劳动者,那么劳动到底是什么,它在当代又有什么意义。我想我们能不能通过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下,把这些问题落实下来。
二、课堂教学
学习任务一
提出问题: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采芣苢的人、插秧的人都是劳动者。那么学习是不是劳动?体育锻炼是不是劳动?玩电子游戏是不是劳动?抢银行是不是劳动?为什么?看这几个定义有没有缺陷。
PPT显示以下材料:
1、什么是劳动
①劳动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部分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获得愉快为目的。(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版第84页)
②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