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艺术手法视听结合题专练
- 资源简介:
约10860字。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艺术手法 视听结合题 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月夜怀故人
寇准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首联通过写“清夜”“月”“藓庭”等,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
B.颈联在前两联写景的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进行点题抒怀。
C.尾联中诗人遥想故人,间接抒发了月下怀念故人而产生的孤独与忧伤之情。
D.本诗的语言简练朴实,用词精当,体现出了温柔敦厚、平正朴实的诗风。
(2)请简要分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1)C.“间接抒情”错,尾联“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直接写自己的感情“愁”,应为直接抒情。 故选C。
(2)颔联“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意思是说:月光下眼见“梧桐疏影”,耳边不时传来秋天蟋蟀乱鸣的声音。这是写景的句子,本题考查写景的艺术。首先运用的视听结合的手法,视觉“梧桐疏影”,听觉“蟋蟀乱声”;这句诗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老”“秋”在对景色的描写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
(1)C
(2)①视听结合。月光下眼见“梧桐疏影”,耳边不时传来秋天蟋蟀乱鸣的声音,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②以动衬静。以蟋蟀声乱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心绪不宁。③借景抒情。作者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入这凄清之景中,表达因思念而忧伤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渔家傲
谢逸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9. 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6分)
10. 请赏析词句“笛声吹彻云山翠”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
9. 先以小舟出钓穿鱼而归表现闲适之情;然后引用子牙直钩之典,表达怀才不遇的怅恨;最后描写食鱼饮酒,抒发自得之乐与孤独之苦。(6分,每点2分)
10. 视听结合,表现出笛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