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9 9:02: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32330字。

  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风音乐”以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音乐歌舞等,经过不断的发展磨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古风歌曲曲目一般分为以下三类。感伤情歌类。在古风歌曲中,爱情元素占了优势。这类歌曲满足了多数人对真爱的憧憬,呈现的是个体自我意识萌发后的内心渴求。爱而不得的情感表达符合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情感常态。作为情感折射,孤影难成双、劳燕亦分飞的场景在古风歌曲中比比皆是。如《虞兮叹》讲述的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与君共饮这杯中冷暖,西风彻夜回忆吹不断”“含悲、辞君、饮剑,血落凝寒霜,难舍一段过往,缘尽又何妨,与你魂归之处便是苍茫”.《虞兮叹》以哀而不伤的氛围渲染赋予了这段传奇以新的魅力。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时长三至五分钟的流行音乐无须在有限的叙事空间里讲明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更多的是通过场景气氛的展现去激发听众的共鸣。体悟人生类。除了纯粹歌颂爱情之外,古风歌曲更多的是把爱情作为其中一个元素来表达生命意识,通过诗词化的语言去书写个体生命体验,表现群体性精神感受。如2021年的古风歌曲《骁》,融合了经典唐诗意象的歌词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激昂的音乐中.听众跟随英雄豪杰的步伐走遍边塞荒漠,呐喊着“自古英雄豪杰当以仁为先”,激发出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意象转化类。古典文学中的意象,往往烙印着一个民族的共同情感和记忆。年轻一代既有在现有语境中对已有意象进行体认,如红豆代表相思,剑酒代表江湖,纵马意味自由等;更有在原本概念上的转化与再次安置,即所谓“拼贴”,使其成为一种有社会意义的产品,并再次赋予含义且“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拼贴”一词借用了人类学和结构主义的概念,即在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里把物体重新进行排序和语境更新,以此来产生新的意义。网络时代的话语权自由对文化传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网络化创作途径却给予了传承更多可能。
  古风歌曲所代表的艺术新特征,是审美日常化、大众化的一种表现。诚然,贴近生活的艺术表达更容易流行,但必须认识到,过度泛滥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流俗的弊端。
  首先,同质化趋势明显。唱法、戏腔是最多见的植入,几成标配;旋律上,相似度极高,宛如复制粘贴般.很容易唱成“串烧”;主题上.江湖中的爱恨情仇被反复呈现。大量古风歌曲歌词选择古典文学中耳熟能详的故事、意境进行解构再造,但由于创作者无法跳出个体感悟的桎梏,展现出的就往往只能是爱情欢愉的一个片段,或者是爱而不得的难以忘怀,最终导致相似的主题和雷同的表现方式不断被复制,从而影响了古风歌曲本该独树一帜的个性化呈现。其次,意象过度堆砌,拼贴式表达。古风歌曲中随处可见文言表述和古代典故,如“卧龙凤雏”“庭有枇杷树”“乱石穿空”等。这些典故的确可以快速被听众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但不能忽略的是.古典文学式的诗意表达,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元素拼接可以扩充内涵、渲染氛围.契合更广泛人群的审美需求.但“拼贴”起来的元素如果不能有序组合,就会呈现碎片化状态,反而会阻碍听众更好地体会歌词意境。比如“霜华满天”“折断月光”“难舍美观”等生拼硬凑的词汇,初听惊艳,细想却不明所以。最后,原创力不足。古风歌曲频频冲上热榜,让更多创作者跃跃欲试。然而古风歌词创作对于文化积累的要求程度相对较高,也正因如此,古风歌曲的原创力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目前较为流行的古风歌曲中,雷同、模仿,甚至抄袭者并不鲜见。简单迎合公众需求,选择爆款的主题和旋律进行复制或简单加工,以期形成新的爆款,这种做法对于艺术的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以拼贴或生拼硬凑的语词实现表达上的“拟古”,非但不能实现对古典意境和美感的呼应,反而加大了传播难度。
  “古风音乐”是符合当下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求的音乐体裁,其文化内涵是当代中国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让“古风音乐”成为国人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时引以为傲的资本,成为中国将文化输出给世界的一座桥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编自武玥《拼贴与重塑——文化视域中古风歌曲歌词创作之我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风歌曲中,爱情元素占优势,爱而不得的感伤情歌符合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情感常态。
  B.古风歌曲的过度泛滥带来了流俗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同质化明显、意象过度堆砌、原创力不足等方面。
  C.创作者只展现爱情欢愉的片段等,导致无法跳出个体感情的桎梏,创作出的古风歌曲辨识度不高。
  D.古风歌曲一再被模仿、抄袭,暴露出创作者文化积累不够,以致出现拼贴或生拼硬凑语词等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介绍了古风歌曲曲目分类,然后提出古风歌曲弊端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脉络清晰。
  B.文章举《虞兮叹》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感伤情歌类古风歌曲常常采用渲染气氛的手法。
  C.文章列举古风歌曲中的一些生拼硬凑的词汇,阐释了古风歌曲存在着拼贴式表达的弊端。
  D.文章解读“拼贴”一词,有助于读者理解古风歌曲的意象都是对原本概念的转化与再次安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风歌曲《骁》能激发听众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因而这首歌曲可以用于守边战士英雄事迹的宣传片的配乐。
  B.“拼贴”起来的元素如果不能有序组合,只追求单纯个性化表达,却忽视了古典诗词要求的平仄、格律等规范,就会呈现碎片化状态。
  C.虽然文化传承极大承受了网络化的冲击,但网络化创作途径给予了文化传承更多可能,如在歌词创作中将古典诗词的意象进行转化。
  D.如果能解决同质化等相关问题,提升古风音乐的文化品位,实现重塑,或许古风音乐会成为国人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时引以为傲的资本。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大到数十米的建筑物,小到微纳米尺度的元器件,愈发成熟的3D打印技术如今正深入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与模具成型或切削加工的传统制造方式不同,3D打印的制造理念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品质优势。3D打印技术已成为先进制造的有力工具,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市场空间较为广阔。从产业化应用看,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行业主动拥抱3D打印技术,推动创新应用,为加快产品开发、优化产品性能提供助力。从产业链分工看,随着技术不断成熟,3D打印将延展出更专业的产业链分工,上下游企业共同驱动这一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发展,3D打印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在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