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文化常识40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6 21:51: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110字。

  文言文专项训练----文化常识40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古时指幼年死去父亲,或指古代王侯的自称,文中是“幼年丧父”之意。
  B.顿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为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门下省,官署名,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时,是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2、下列对中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文中指州里掌管文书的小官。
  B.解绶:绶,本义是指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的丝带。丝带的颜色常用来标志身份与等级。解绶,是解下绶印、辞去官职的意思。
  C.葛巾:葛这种植物的纤维可以织成“葛布”。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冠礼”,他们平时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多由葛布做成,称作葛巾。
  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的文字。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如陶渊明谥号“靖节先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书,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自秦始皇登基后,改命为制,令为诏。
  B.“左可致河东之粟”一句中的“致”译为“获得”。
  C.营田,古时政府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以此取得军饷和税粮。
  D.郊迎,在郊外迎接宾客,有别于主宾见面时的揖礼,多有怠慢之意。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太常寺,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五寺之一。其余四寺是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C.论,一种论文文体,分为史论和政论。史论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过秦论》就是探讨秦灭亡历史教训的史论。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乡绅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岳飞,谥号“武穆”,玄烨,谥号“康熙”。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下,官署名。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合称“三省”。
  B.搢绅,亦作“缙绅”。搢绅旧时指官宦的装束。后用以代称三品以上的官员。
  C.文昭,房玄龄的谥号。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
  D.癸卯,干支之一。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六十个基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