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34170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蔡泽曰:“若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亦可愿矣。”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君者为主,不过商君、吴起、大夫种。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今君相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如是不退,则商君、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此则君何居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臣之见人甚众,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居秦十余年,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
B.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
C.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
D.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逐于赵”的“逐”指“追击”,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逐”意思相同。
B.揖,指拱手行礼,起源于西周时期,是古代宾主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
C.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武王灭商后,与弟弟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D.客卿,古代官名,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泽从赵国逃到韩国、魏国,听说应侯范雎的手下犯了重罪,以致范雎心里十分惭愧,他觉得时机来了,便决定西行入秦,去拜见秦昭王。
B.蔡泽故意用将取代范雎相位的豪言来激怒他,在成功得以与范雎见面后,他也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曾说了要取代范雎担任秦国丞相的话。
C.蔡泽以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与范雎类比,以秦孝公、越王勾践、楚悼王与秦昭王类比,让范雎明白自己处境的危险。
D.蔡泽极为善辩,他列举历史上各种人物事例证明盛极则衰的观点,剖析范雎目前处境,得出范雎必须马上隐退的结论,说服范雎引荐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
(2)蔡泽相秦王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
5.秦昭王拜蔡泽为客卿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