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5 6:42: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20字。

  红烛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红烛》是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二首诗,是现代诗中的新格律诗。本单元以“青春”为主题,“青春”不仅意味着激情与梦想,还意味着有更多的使命与责任。这篇诗,是诗人闻一多对红烛的思考,由“红烛”到自己,表现出诗人的牺牲精神,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之情。这对青少年树立爱国热枕,培养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工具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对诗歌有所了解,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从学校来看,我们是民办学校,学生基础较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注意节奏、轻重、情感等。
  2.通过赏析诗歌,梳理本文抒情脉络,体悟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设问、象征手法的具体运用,赏析意象在诗中创造的艺术效果。
  3.把握诗歌情感,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朗诵诗歌,感受体会情感;
  2.赏析诗歌,分析情感变化。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播放《七子之歌》的视频,引入作者。
  大家对这首歌很熟悉吧?大家知道这是谁创作的吗?是的,这首歌是由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作词的。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然而他回国所看到的,是祖国母亲的七块土地被列强野蛮占领,于是诗人悲愤的写下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并广为传诵。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 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烛》是他的另一首著名的爱国诗歌,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诗。
  二、知人论世-介绍作者
  一代英豪一红烛(灯片展示)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诗人、学者,伟大的民主战士。
  诗集《红烛》《死水》。他是新月派代表,提出诗歌创作“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三、读—体悟诗歌情感
  诗歌的朗读有音读、意读、美读,是体悟诗歌、再现诗歌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用自己的朗诵传情表意,把诗歌的内涵、诗歌的情感,通过自己朗诵的音调节奏的高低疾徐、抑扬顿挫表达出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著名演员孙星的朗诵,看他是如何来演绎《红烛》中的情感的。
  1. 播放朗诵视频
  2.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 学生朗读展示
  四、思—梳理诗歌内容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对这首诗歌的情感有了初步的把握,现在我们一起对《红烛》的内容进行梳理。
  问:作者为什么要以“红烛”为题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