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李煜作品专项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30 8:11: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680字。

  语文高考复习 李煜作品 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作者劈头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表现了作者厌烦春花秋月无尽无休、叹人生短暂无常的悲苦感情。
  B.第三、四句点明时光又过了一年,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东风”与“何时了”相呼应,“不堪回首”又呼应“往事知多少”。
  C.第五、六句写作者遥望南国慨叹,发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情,“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一脉相承。
  D.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式,以问起,以答结,写作者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之后引起的悔恨和追思,他对国家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滋味。
  2.这首词七、八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抽象为具体,下列四首诗词中与这种写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B.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3.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是李后主亡国后,被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时所写的,写的都是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B.这首词上阕所写的全是李后主眼中之景,是纯粹的写景;下阕直抒胸臆,抒发后主难以言说的万般愁绪,可谓情景交融。
  C.这首词写情极其自然,语言朴素得如同日常口语,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
  D.这首词中作者创设了西楼、缺月、梧桐、深院、清秋等意象,借冷落凄清的深秋景象,抒发亡国之愁。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写出它的本体和喻体,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乌夜啼①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