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11780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卷首语: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着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却也不愿错过整本阅读的机会,看着古往今来的故事,又不忽视自己身边的小幸福。在这个时代,每个有理想的人都能散发出属于他的光芒。
一、展中华书法之美(4分)
二、碎片化知识整理(18分)
1. 字词基础整理(4分)
打开语文课本,时事、历史、山水,便如沿途风景扑面而来:跳水姑娘吕伟像凌空翔舞的“飞天”,得到观众由zhōng 的赞赏;居里夫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醉心于提炼“镭”,让我们感受到她炽热的科研情怀;富春江沿岸漂碧的水,轩miǎo 的山,像一幅清丽的画卷,展现在众人眼前……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由zhōng ▲ 轩miǎo ▲
(2)请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进行修改:(2分)
▲ 改为 ▲
2. 文学常识整理(4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的“骈文双璧”,而《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古代散文。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新闻特写和通讯都是借助文学的笔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
D.“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2)请根据知识卡片和对诗意的理解,选出下面这首诗中颔联最合适的选项(2分)( )
关于律诗 关于刘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压一个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A.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B.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死正茫茫。
C.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D.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3. 古诗内容整理(6分)
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草一木之中。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 ① ”写出了对西湖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刘祯《赠从弟》中的诗句“岂不罹凝寒? ② ”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③ , ④ ”借飘飞的蓬草,暗写诗人内心的积愤和抑郁。请你再写出连续的两句将情感寄托在草木上的诗句(不可采用卷中出现的诗句):“ ⑤ , ⑥ ”。
4. 文言释义整理(4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的字形演变,汉字的本义与它的外形有关,随后才一步步得以丰富。从图片中可知“自”的本意应该和五官之一的 ① 有关,后发生了改变,“自以为大有所益”中解释为 ② ,“自康乐以来”解释为 ③ ,“自非亭午夜分”解释为 ④ 。
三、整本阅读:《红星照耀中国》(8分)
【睹领袖风采】
※人物一: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角的作风,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小时。他很喜欢孩子,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常常可以见到他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个人问题,很尊重他们。
※人物二:
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对兄弟们,说话非常朴实。
5.请根据上述材料,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人物姓名。(2分)
人物一: ▲ 人物二: ▲
【叹长征奇迹】
6.红军是勇敢的代表,面对千难万险毫不退缩。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写出其中任意两个艰难险阻。(2分)
四渡赤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