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19 15:15: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430字。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9分)
  材料一
  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赢得广泛国际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高瞻远瞩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和人类命题,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中国哲学文化十分崇尚“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主张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这里面有两个词非常重要:一个是“大道”,指的是普遍接受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另一个是“天下为公”,这个“公”与共同的“共”含义基本相通,对应的是“私”,指的是不把国家或者权力当作一己之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以人为本、以民为根、天下大同的根本认识和精神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文化源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念。“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这其中的“和”在中国文化中最初的本义是指各种音调相互应和,强调既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又追求整体的和谐性与统一性。“和”在中国文化中内涵丰富,体现的是经过复杂的平衡、协调后达到的一种完美的境界。《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以古代编钟为例,不同的声音相互激荡,才会组合产生美妙的乐曲。《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模型。《尚书》中的“协和万邦”、《周礼》中的“以和邦国”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外部世界和谐的文化传统。“和”与“不同”虽然是两个概念,但重点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而非相互差异性。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摘自徐步《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目标前进》)
  材料三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联合国向最不发达国家开通运送医疗物资的“团结航班”;多国合作开展疫苗研发……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是团结在一起的全球公民,我们是联合在一起的国家。”
  团结就是力量,公道自在人心。“拿疫情当政治筹码是玩火”“国家之间应该合作而不是‘甩锅’”“中国行动是对个别国家挑衅行为的响亮回答”……尽管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合作抗疫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
  (摘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B.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在崇尚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负载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民为根、天下大同的精神认识。
  D.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并不影响国际社会达成合作抗疫这个普遍共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论述重心也相同。
  B.材料二《说文解字》《左传》《尚书》中的“和”,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C.材料三第2段,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论述“全球抗疫,团结合作”观点。
  D.材料二与材料三例举古今中外的素材,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永恒话题。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和而不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拿破仑•希尔说:“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B.“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尽管制度不尽相同,但也能和谐相处,共同推动地区政治经济的往来。
  C.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各自争鸣,但又彼此尊重,互通互补,百花齐放。
  D.刘伯承工作态度是“举轻若重”,邓小平则是“举重若轻”,但两人团结合作,凡事共赏共议。
  4.请简述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扬州与德国丁斯拉肯市缔结友好交往城市5周年,丁斯拉肯市某高中学校邀请你去做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流发言,请结合材料二写出发言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6分)
  材料一
  聂赫留朵夫知晓玛丝洛娃的审判①
  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
  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只要她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就决不会同我来往了。我却还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卖弄风情呢。不行,就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