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咏物言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17 11:28: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150字。

  古代诗歌阅读:咏物言志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萤火
  萧绎①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②。
  咏萤火
  虞世南
  的历③流光小,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注】①萧绎:南朝梁第四位皇帝,人生前四十年作为皇子养尊处优,常读书、写诗、作画。此诗正作于这一时期。②然:通“燃”,指萤火虫能在雨夜发光。③的历:闪亮的样子。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诗着力展现萤火虫萤火的多样特征,虞诗对萤火特征的呈现相对较少。
  B.萧诗中没有体现出萤火虫轻盈灵活、飘摇飞动的特点,而虞诗则表现突出。
  C.萧诗语言自然生动,富有趣味性;虞诗语言朴素之中又包含着深刻寓意。
  D.萧诗主要从感官角度描写萤火;虞诗则托物言志,借写萤火虫表露心迹。
  2.这两首诗中诗人借萤火所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翼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①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注】①黄陵庙: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从征,泪洒斑竹,后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诗前三句中“湘云”“斑竹”“鹧鸪”等意象构造了动静相宜的图画,为末句抒情做了铺垫。
  B.郑诗首联从鹧鸪的习性、羽色两方面起笔,诗人将其与山鸡进行比较,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
  C.郑诗颔联用暮雨潇潇、落红片片之景营造出凄迷哀怨的氛围,鹧鸪之声相杂更令人魂销肠断。
  D.两首诗都涉及了娥皇、女英的典故,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勾起了两位诗人的满腔愁绪。
  4.两首诗表现愁情时都涉及了“鹧鸪”这一意象,但作用却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①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②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新竹
  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于成都浣花溪畔营造草堂时,以诗代函,于其好友,绵竹县令韦续处觅得绵竹一丛,植于草堂,此竹尚存活于杜甫草堂。②“县”通“悬”,屋檐之意。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标题中的“觅”和郑诗的标题中的“新”都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诗意。
  B.杜诗和郑诗都重点描写了竹子的高耸之态,蕴含着两位诗人的喜悦之情。
  C.杜诗中流露出曾经不能尽情赏竹的遗憾之意,而郑诗全然没有这种情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