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13 18:49: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课题:沁园春∙长沙
  【学习目标】
  1、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重要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整首词。
  2、 初步了解意象和意境,掌握这首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并能通过分析词中运用的意象来鉴赏诗歌,体悟词的意境。
  3、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4、 了解词作写作背景资料,加深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学习伟人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1、 结合注释 查阅字典,掌握词中重要词语字音和意义。
  百gě(   )争流             怅liáo kuò(        )    xié(   )手  
  zhēng róng(    )岁月     挥斥方qiú(   )         浪è(   )飞舟
  漫江:            霜秋:                    寥廓:          舸:
  怅:              万类:                    百侣:          遏:    
  峥嵘:            遒:                      万户侯:
  2、阅读下列词作写作背景资料,通过知人论世,初步理解词的主旨。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这时候,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谁将成为主宰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力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写《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毛泽东32岁,这一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 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3结合课下注释,准确且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够通过朗读来表达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简要说出词给你的直观感受。(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语气等。)
  4、掌握下列意象和意境,划出词中的意象,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
  意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简而言之,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例:《天净沙 秋思》
  意境: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就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知识提炼】
  1、词的知识:
  (1)词又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长短不一。作为诗歌的一种,词兴起于_______,盛行于_______。
  (2)词根据字数可分为_________(≤58字)、________(59-90)、_______(≥91字)。 根据创作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