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豪放派诗歌阅读专项练习
- 资源简介:
约33130字。
语文高考复习 豪放派诗歌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①
[宋]辛弃疾
莫折荼蘼②,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时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③!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④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注】①淳熙八年(1181)末,词人自江南西路安抚使任被罢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达十年之久。该词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朋友郑厚卿要到衡州去做知州,辛弃疾设宴饯别。②荼蘼:花的一种,春末夏初开花。③鹈鴂:指杜鹃。④栖栖:忙碌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虽然是一首送别词,但全词未见离别时的感伤,词人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写暮春之景,并因景抒情,寓意深广,远远超出了送别的范围。
B.上片写看花,以“少时”的“醉梦”对比“而今”的“醒眼”,“而今”以“醒眼”看花,花却“笑我头如雪”,让人觉得这是可恨的。
C.下片写物换星移,“时节换,繁华歇”后“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表现了对那仅存的“一分春色”的担忧,与开头遥相呼应。
D.“老冉冉兮花共柳”两句,是工对,命意新警。“花”败“柳”老,“蜂”与“蝶”还忙忙碌碌,不肯安闲,有什么用处呢?
2.全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①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姬娥②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①作于词人谪居戎州之时。②姬娥:嫦娥。③醽醁:美酒。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净秋空”运用了倒装句法,突出了烟消云散、玉宇澄清的动态感和清新的美感。
B.月色并不十分明亮,“驾此一轮玉”的嫦娥是词人的想象,凄美的形象惹人怜爱。
C.“共倒“相属”等与李白的“飞羽觞而醉月”异曲同工,写觥筹交错的宴饮之乐。
D.孙郎感遇有知音,于是用笛子演奏,用那悠扬的乐声呼应了词人的“最爱临风曲”。
4.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又和纪别
高登
饮兴正阑珊,正是挥毫时节。霜干银钩锦句,看壁间三绝。
西风特地飒秋声,楼外触残叶。匹马翩然归去,向征鞍敲月。
5.下列对诗词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开篇点题,以“阑珊”一词着力渲染离别时愁惨的心境与情绪,与白居易《咏怀》中“诗情酒兴渐阑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