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4(3份)
- 资源简介:
3份。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专项训练(二)
三、语言表达
14.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林黛玉与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①______ ____________,宝钗要的是婚姻;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②_________ _________,宝钗是社会精英;宝钗可以占据我们的眼,黛玉却能占据我们的心,两个人的区别还在于③________ ________,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创作经典之路不可能是一条坦途,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劳苦与辛酸。无论是深入到人所罕至之境获得第一手材料,还是沉潜于自己的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①_ _。对于前者而言,需要承受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对于后者而言,②_ _,而最后可能还要背负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颠沛流离之血泪为墨,③ _,用整个人生的苦难换来的鸿篇巨制,却又只能以抄本的形式传世,虽名动一时,亦毁誉参半。直至程高二人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全本,又经历几度沉浮,才渐得今日之地位——而对作者曹雪芹而言,这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17.请你为《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写一副对联,要求能概括其命运或形象特点。(每一联不少于8个字,下面示例仅作提示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话化知识篇
文学流派(二)
【大李杜】
“大李杜”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
【小李杜】
“小李杜”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是中唐诗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的合称。
大历十才子”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流派,他们既无共同的组织,也无共同的宣言,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趣味,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原则,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流派。
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
【皮陆】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皮日休为苏州从事,陆龟蒙是苏州人,他们时相唱和,诗作数量很多,合编为《松陵集》,这是皮、陆并称的一个由来。
【古代四大才女】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有争议为班昭)。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三苏】
三苏指的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父子三人在文学成就上各有建树,因此被人合称为“三苏”,清代名臣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为大雅。
【苏门四学士】
……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文化知识篇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专项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元妃省亲是在什么节?( )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2.凤姐故意捉弄刘姥姥,叫刘姥姥用银箸夹什么蛋?( )
A.鹌鹑蛋 B.鸽子蛋 C.鸡蛋 D.鸭蛋
3.《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 )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D.宝钗
4.下文中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 )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A.暖香丸 B.冷香丸 C.人参养荣丸 D.芙蓉丸
5.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瑞母亲早亡,只有父亲代儒教养。代儒素日管教最严,忽见贾瑞一夜未归,便发狠将贾瑞打了三四十板,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功课来方罢。
B.跛足道人送给贾瑞一面镜子,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跛足道人告诉贾瑞,此镜只可照正面,千万不可照反面。但因贾瑞经不住诱惑,不听跛足道人告诫,最终送了性命。
C.林如海身染重病,写信特来接林黛玉回去。宝玉听后,心中很不自在,于是便在贾母面前多次拦劝,想不让黛玉回去。怎奈父女之情,人伦之常,贾母也没有办法。
D.“金陵十二钗”中最先香消玉殒的是秦可卿,她在临死之前,先托梦给王熙凤,提醒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