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如何说明事理》写作评析
- 资源简介:
约5680字。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如何说明事理》写作评析
单元写作任务
写作要求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单元学习,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科学精神得到培养。我们对世间的事物及自然规律都有了新的认知,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如何把握事理说明文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阐明的说明对象,成为学生探究实践的最大挑战。
解析
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尝试写说明文,对待这种不常接触的文体,我们满怀兴奋之情去探索、尝试,收获颇丰。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多个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说“木叶”》中,林庚借古代诗歌中“木叶”的艺术象征的阐述,生动地说明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梁思成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进行归纳总结。这些文章向我们展现了说明文所具有的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说明文,并对如何写好说明文有了初步判断。
但是,当我们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真正运用到写作中时,我们还是遇到了阻碍。其中,大多数同学犯了相同错误:常常将事理说明文与议论文混淆,导致一开始写的是说明文,但写着写着就变成了议论文。如某同学在《有舍才有得》一文中写:“梅花舍弃了与其它花朵一同开放,选择在雪中孤独成长,最终得来了令人称赞的芳香并成为了诗人笔下寄托高洁与傲岸的载体”,这就不符合说明语言的客观性,更接近议论文语段。
于是我们小组为大家查找了些资料,外加自己的理解,对二者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事理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为主,阐明实体事物或抽象事理本身,重在写客观的道理;议论文着重说理,对议论对象表达个人的看法和主张,偏向主观情感。其实二者概念极易区别,只要我们在平常行文中多加注意,在课外多加积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知识,一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事理说明文便产生了。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几位同学的佳作吧!
学生佳作
立体农业如何“立体”
立体农业是对农业概念的一种新的概括,并且在中国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