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3610字。
现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小题。
灯塔守者
王亚平
白鸥在夜幕里睡熟了,
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
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
天空矗立着孤独的灯塔。
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
四围喧腾着愤怒的涛声。
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
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
1935年1月5日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鸥“睡熟了”,暗示着“灯塔守者”在醒着;“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而“灯塔守者”却必须为可能出现的船只时刻戒备着。
B.“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表明是一个漆黑的夜,或许将有风暴来临,因而不会有船只来往,“灯塔守者”不必过度警醒。
C.“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四围喧腾着愤怒的涛声”,大海的风啸涛语,似乎正在告诉着“灯塔守者”什么消息。
D.“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诗句流露着“我”追求光明、献身“光明”的觉悟与自豪。
2.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具有怎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写出了稻束真正的颜色和母亲的脸色,寓意着丰收的情景。
B.“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割过的”暗示劳动已经结束,给人以静谧之感。
C.“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可理解为母亲的容颜虽然衰退,但在孩子眼中母亲永远都是最美丽的。
D.“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通过自然景物的衬托,勾勒出一幅伟大而庄严的画面。
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田里、路上、天空、远山的空间位移,传达了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深思。
B.“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这句写景很有层次,由近到远再到近。
C.诗人在倒数第四行连用两个“静默”,语调舒缓、低沉,是在为下文叙写“沉思”蓄势。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把历史和母亲、稻束相对比,突出了后者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5.“金黄的稻束”和“母亲”之间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小题。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