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26 21:2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50字。

  2022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我们生活在修辞中,修辞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方式,人类的思维就是隐喻性的,用施特劳斯的话说,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隐喻功能的动物。尼采甚至说,没有隐喻,就没有真正的表达和真正的认识,认识不过是使用最称心的隐喻。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公考的申论命题,或者某个评论选题,可能都包含着某种隐喻修辞。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看到这种隐喻,打开自己的修辞想象力,看到一个修辞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隐喻家族,写作的视角就打开了,就能在修辞想象力的“开挂”中展开独到的角度,也能拓展文章的深度,提升观点的观念水位,从而在同题竞争中胜出。
  给匾额题名的不同方法,“本手、妙手、俗手”的围棋术语,双奥之城的“跨越、再跨越”,“学习今说”的命题,还有对“烟火气”的思考感悟,都包含着鲜明的修辞内涵。尤其喜欢2022年上海卷作文题,“小时候喜欢发问”与“长大后看重结论”很有思辨性,二元的坐标之间包含丰富的修辞想象空间。拿到这样的“修辞性命题”,在作为材料的本体中看到喻体,判断喻体所指,再对“喻体”进行延伸,对“喻体”再生产,并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问题意识”,故形立则章成矣。
  一、修辞想象力:“喻体”的再生产
  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以《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材料,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我看到这个题目时,立刻想到了哲学家培根,培根对知识生产有个分类,他以三种人们熟知的动物为喻,区分了三类知识生产的方法:蚂蚁非常勤劳,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蜘蛛忙于吐丝织网,从自己肚子里面往外面吐东西。蜜蜂忙于采花粉,吃进肚子里以后又把它们吐出来,酿造成蜂蜜。——蚂蚁的方法是知识搬家,蜘蛛的方法是搜肠刮肚,蜜蜂的方法则是吸收、消化和创造。老舍这么阐释培根的话:我们不能学习蚂蚁,只当搬运工;也不应学蜘蛛,只知道从肚中抽丝;我们应该学蜜蜂,既采集,又酿蜜,在消化吸收后酿出甜美的蜂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