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指导》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100字。 中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指导》公开课教案(部编版九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和准确答题的能力。
(2) 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3) 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规范答题和准确答题的能力。
(2)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音节和谐、文字精炼、意境优美。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节课,让我们遨游诗歌的世界,走进唐诗宋词元曲,感受它们的多彩多姿、多情多味。
二、明确考纲
1、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2、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3、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直击中考(中考试题)
水调歌头 (苏轼)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四、古代诗歌常识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忧民 2、建功立业 3、思乡怀人 4、秀美山河 5、离愁别绪
6、雄心壮志 7、热爱田园 8、怀才不遇 9、自由悠游 10、美好爱情
(二)古代诗歌语言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双关、顶真、借代、用典等。
作用:生动形象、增强气势、张弛跌宕、委婉含蓄等等。
2、炼字:(1)动词(2)形容词
五、答题方法指导
(一)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1、整首诗歌
(1)崔颢《黄鹤楼》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什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
【答题步骤】①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或词语;②分析归纳景物特征;③找主旨句、情感句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课堂练习
曹操《观沧海》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藏万千的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名句赏析
(1)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怎样解释?描绘了什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深层含义?
【参考答案】翻座座山过道道水好像没了路,穿过柳阴走过花丛又是一个村庄。(释含义)描写了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描景象)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表情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