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2500字。 《“飞天”凌空》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3.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新闻特写的特点,培养快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4.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5.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新闻特写中的“特写”的方法及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飞天”与“跳水”
(二)新闻背景
在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首次在金牌总数上超过历届第一的日本队,其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比赛金牌的女运动员是谁?(吕伟)她跳水的这一过程,被记者夏浩然、樊云芳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出来。
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今天,我们来欣赏他们对吕伟跳水的新闻特写。
二、文体明确
1.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属于一种新闻体裁。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
2.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都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消息,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不要求报道新闻的全过程,只抓住新闻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借助一些文学手法。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四、初读感知
(一)阅读《“飞天”凌空》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二)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记者利用特写镜头,细致刻画吕伟跳水夺冠精彩瞬间。
第二部分:(5-8)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跳水动作的赞赏。
五、精读探究
1.文章以“‘飞天’凌空 ”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回答。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飞天”是敦煌壁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记者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的动作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同时,也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2.“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段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动静结合。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的静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特点。
2.文章第二、三、四段把吕伟跳水的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犹如慢镜头回放,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放慢“镜头”,细致描绘,更具层次感和画面感,可以从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写镜头,清晰而逼真,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感觉。同时,也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3.品析第四自然段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