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180字。
山东省淄博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衢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立春日,鸟巢夜。(甲)的北京冬奥会开幕了。
漫天雪花,飘飘洒洒。每一朵雪花,都在(乙)一个冰雪故事。冰面如镜,映照大千。世界的目光,投向这晶莹剔透的舞台。
北京,奋斗成就“双奥之城”,时光见证笃行足迹。2000 多个日夜砥砺前行,北京xié 手张家口,书写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时代华章。冰雷健儿相聚五环旗下,这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丙),为着同一个目标,展现更好的自己。
洁白的冰雪,向我们发出最诚zhì 的邀请一起向未来。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tì dǔ 偕 挚 B.tī dú 偕 炽 C.tì dú 携 炽 D.tT dǔ 携 挚
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万众景仰 讲述 呼唤 B.举世瞩目 描述 召唤
C.举世瞩目 讲述 召唤 D.万众景仰 描述 呼唤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
B.人们曾经认为:共同的灾难会让人类团结一致然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流行证明,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感望。
C.红墙黄瓦白阶绿树,70多座官殿9000余间房屋,还有护城河、城门、角楼……店主用乐高乐积木搭建的微缩版故官,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拍照。
D.人们走路时自然而然地会摆动手臂,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是进化过程中的遗留产物,还是因为如果不摆臂,会显得比较憨?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B.《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是一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本,也是一部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读本。
C.“天宫课堂”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多部门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
D.保护老地名也是保存人们对城市的记忆与感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中的“令”字是“美好”的意思,用以表达对自己亲人的尊重。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词语“采风”“风雅”中“风”字的意思即源自此。
C. 1936年2月,毛泽东在行军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襟和雄伟气概。
D.课文《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作家茨威格曾为其作传。
6.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过程伴随重力势能的安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种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是降低的。
②毛细现象第一眼看上去违反自然规律。
③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人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
④没错,这种能量来自液体的表面张力。
⑤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水会自发往高处移动?
A.⑤①③②④ B.③②⑤①④ C. ②⑤③①④ D.①⑤②④③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7.默写填空。(8分):
(1)长沟流月去无声, ,吹笛到天明。(陈与文《临红仙??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
(2) ,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3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齐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只要我们着于抓住机遇,脑准新的增长点,经济运行就会呈现“
“ ,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良好态势。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节与气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政治胸襟,“ ,死而后已 ”的献身精神,“ , ”(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8.阅读下面的古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本诗记写战事,表达了将士报效朝廷的忠心。以表浓重颜色的词语写战争场景是本诗的突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