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23 8:43: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620字。

  专题 诗歌鉴赏
  天津真题演练
  1.[2021??天津]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2.[2020??天津]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3.[2019??天津]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专题突破训练
  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是对曹操《观沧海》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篇写的是诗人登山观海的景象。沧海,大海,因海水呈青苍色,故称“沧海”。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星汉,银河。
  C.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辽阔壮景的描摹,传达出诗人自负雄才大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D.结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内容无关。
  (2)下列对《观沧海》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由近及远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想象奇特,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