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内文言复习学案(一)
- 资源简介:
约1940字。 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课内文言复习学案(一)
九下第9课《鱼我所欲也》复习学案
一、作家作品
《鱼我所欲也》选自 ,作者是________, 时期邹国人, 家、 家,是 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 。
二、给下列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死亦我所恶( ) 2.故患有所不辟 ( )
3.cù 尔而与之( ) 4.万钟则不biàn礼义而受之( )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6.乡为身死而不受( )
三、重点文言实词解释
1. 二者不可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 所恶有甚于生者 4.故不为苟得也
5.故患有所不辟也 6.贤者能勿丧耳
7.蹴尔而与之 8.万钟于我何加焉
9.妻妾之奉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文言现象
1.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词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一豆羹
古义: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5)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 今义:______ ____
3.词类活用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活用类型: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二者不可得兼
(1) 得 故不为苟得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与 呼尔而与之
所示穷乏者得我与
5.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1) 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得之则生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呼尔而与之
(3)而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之 呼尔而与之
宫室之美
五、重点句子翻译
1.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常考名句
1. (2019四川达州中考,1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人生追求相同。
3.(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4.(2018四川自贡中考)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
5.(2017甘肃兰州中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对比阅读
【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