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内化于心,为己所用”导写与范文示例
- 资源简介:
约6970字。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内化于心 为己所用 导写与范文示例
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你对此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审题:
抓类型:观点类 思辨类
抓对象:真正的知识
抓矛盾:来自内心VS来自别人的传授
抓本质:教授与内化的关系
抓思辨:1)别人的传授也很重要 2)别人的传授和内化的联系
亮观点:《运用脑髓 “拿来”知识》《以学为经 以思为纬》《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内化于心 为己所用》《不做知识的搬运工》
思路梳理>>
1.引材料:
事例引:鲁迅的“拿来主义”
名言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现象引:学习时只会照搬套用,不懂得举一反三,难以获取真正的知识
2.析材料:什么是知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可以指学术、文化或学问。什么是真正的知识?1)自己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且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的知识,能为自己所用。2)经由自己思考、内化的知识
3.归因分析:为何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1)源于内心的知识有些通过直接经验而来,有切身体会,理解得更深入(2)经过思考和内化的知识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更把握本质
4.仅仅依靠他人传授未经内化的弊端:(1)外界知识繁多,且对我们来说是间接的,不经过思考无法真正应用于实际。(2)他人传授的知识可能具有局限性,不完全适用我们的情况,甚至会误导。(3)只懂得从外界摄入,会形成惰性思维,使创新力下降
5.思辨只内化知识忽视外界摄入可以吗?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节省时间精力,看得更远。2) 思而不学则殆,自己无法思考出所有知识,向外摄入是必要的。3)个人思考有局限之处,只思考也容易产生偏见而走向歧途。别人的传授和内化的联系1)别人的传授是内化的基础,内化之后可以更好吸收别人的传授2)内化之后继续吸收别人的传授,滚雪球式学习,突破个人局限,突破知识边界
6.如何做?1)不断上进学习,充分了解前人的知识。(向外)2)凭借深刻的思考对知识进行筛选、吸收、内化(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