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书香相伴
- 资源简介:
约3050字。
2023高考作文备考导向:书香相伴
编者按
“窗外飘雪,灯光如豆。”曾经激起多少读书人对过去挑灯夜读生活的美好回忆!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夜间读书的兴趣日趋减弱,如今的夜生活不再局限于读书,而是沉湎于声光电带来的感官享受中,难以自拔,夜读已成为过去,风光不再。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天若有情天亦老。”时代的变迁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我们固然不能苛求时代,我们应该正视“读屏”时代的现实,在工作生活身心疲惫之时,能静下心来捧读一本好书,也不失人生至境。
时文选粹
书相伴的夜晚是美妙的
(题目即论点,简洁明了。)
①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本《夜读》杂志,拥有不少读者。这本杂志的流行,多少与当时的风尚有关。那时,白天大家都忙工作,到了晚上,读书成为很多人共同的选择。夜读,也就成为了一时的文化风尚。以至于人们在见面时,常常相互打听:最近又读了哪些好书,有什么读书心得?(从《夜读》杂志流行谈起,引出夜读成为了一时的文化风尚这一话题。)
②为什么夜读会成为一种风尚?《孟子》里的一个说法,或许可以作为解释。在与告子辩论人与动物之别时,孟子提出了人是能存“夜气”的。所谓“夜气”,也就是人能通过夜晚静思产生良知善念。换言之,人的强大,不仅在于其本来的良善,更在于能通过思考让人性闪光。而夜间,恰恰是隔绝各种纷扰,让内心回归平静的最好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夜读之所以会成为风尚,除了因为夜间是一个完整的时间段之外,更在于它为人们阅读、思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反过来,阅读的深入,也会进一步抚平内心,让心灵布满阳光,让灵魂更加茁壮。点一盏夜灯,阅一卷诗书,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一种文化风尚。(理论论证。提出孟子的“夜气”说。阐述夜读成为一种文化风尚的深层原因。)
③然而,时至今日,夜读却难觅以前风光。一到晚上,相比于读书,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