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 资源简介:
约8340字。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一、考试说明
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从近五年的全国卷试题看,17年全国2、3卷,18年全国2、3卷,19年全国2卷,20年全国2、3卷,21年全国乙卷都涉及此考点。命题在形式上很少单独设题,大多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综合设题。在具体考查上,本考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1)辨识诗歌中各种表达技巧的使用。
(2)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3)评价其对表现人物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命题角度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构思)四大部分。
二、命题角度
请找出常考查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抒情、记叙、议论、描写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2)物情关系: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事情关系: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手法
景物描写手法
(1)描写顺序: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
(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
(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4)衬托 渲染
(5)白描、工笔(细节)
(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
(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表现手法
象征、想象、联想、曲笔(从对方如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
3.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谐音)、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互文、设问
4.结构技巧
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曲笔入题
三、重难点突破
(一)修辞手法
【考查情况】
比喻、比拟、拟人、夸张、借代是最常考查的修辞手法。近年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对此多有涉及,有时会直接考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放在表达技巧的提问中进行考查。设题时,不会侧重诗歌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求考生从句子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答题时要结合句子内容或句子所体现的情感加以分析。
常见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
(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常见区分】
1.比喻和比拟。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比拟,重在拟,强调将物(或人)写出了人(或物)或将甲物写出了乙物的行为和情态。
如